健康咨询热线
028-38161120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8-38161666
急救电话:028-38161120

康复就是躺着休息?脑卒中康复常见的7个误区

发表时间:2023-12-25 08:29


你见过这样走路的吗?


图片


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生后,部分患者往往会失去基本的步行能力,如果不经过正规完整的康复训练,就会出现这样的步行姿态——偏瘫步态:病腿整体僵硬,站立不稳,走路画圈,拖腿行走


随着康复观念及卒中单元在我国的普及,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患者或家属对脑卒中后康复的认识不足,在康复过程中存在误区,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进程,反而加重了功能障碍甚至造成继发性损伤


图片


下面,让我们来带您了解一下脑卒中后康复的常见误区:


误区1:康复治疗要等到后遗症期才开始


许多中风患者及家属都错误地认为,只有出现了功能障碍才要去进行康复治疗,往往是要等得病后1个月,甚至3个月后,拖到后遗症期了才开始进行,这样往往是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但是好多人都因为错误的康复认识,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 (发病3个月内)


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大多数脑出血康复可在病后7~14 天开始进行。康复的黄金时期是“发病后3个月”,半年内也有很好的康复效果,如果一年后康复效果就会相对较慢。


误区2: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


曾经偶然听到护工阿姨对患者家属说:“你每天再给我加几十块钱,我来给你们做,跟他们做的按摩差不多,而且还便宜。”


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须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评定、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


误区3:急于求成,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


有些患者和家属心急,患肢略能动就迫不及待地由几人牵着拉着开始进行走路或爬楼梯的强化训练,此方法不可取。


康复治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调三级平衡:坐位、坐位平衡;站立、站立平衡;行走、行走平衡。如漠视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阶段,让坐位平衡不能保持的患者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极易损伤肩、膝、踝等关节,引起疼痛的发生,加剧错误运动模式的强化,增加患者运动的耗能,让患者对康复训练有恐惧心理、抵触情绪,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


误区4:急性卧床期宜休息不能动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是脑卒中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常被有些临床医师和家属忽视,而强调静卧不动。其实即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死及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如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转换、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痉挛并发症的发生,为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误区5:过分依赖医生或家属被动训练


有些患者病后心理波动较大,变得敏感而脆弱,对医生和家属过分依赖,缺乏康复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是没用的。


其实对脑卒中患者而言,主动训练比被动训练效果更佳。脑卒中康复治疗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的过程,是调动剩余脑组织功能的重组和强化残余功能,增强代偿能力,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康复提倡自我护理及训练,形成习惯才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患者出院后仍应坚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持续地进行神经康复锻炼活动,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成果,进一步提高活动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误区6:将康复训练与针炙、推拿及理疗混为一谈


一些患者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康复训练就是针炙、推拿及理疗,将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理论、手法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互为补充。


误区7:康复训练只是肢体的锻炼


肢体的功能恢复只是康复训练内容的一部分,除运动康复外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治疗等,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医学科


图片




【 科室概况 】

康复医学科是医院重点建设专科,以现代康复医学为核心,结合中医传统治疗,为脑卒中或颅脑损伤后肢体瘫痪、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颈肩腰腿痛及头晕头痛的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主要开展的亚专业有:神经康复、疼痛康复、肺康复。


【 主要业务 】

1、神经康复:(脑卒中、帕金森病、周围神经损伤、面肌瘫痪、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各类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平衡障碍等)。


2、疼痛康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腱鞘炎、骨折术后等疾病所致的颈、肩、腰腿、关节等部位急性、慢性疼痛,运动损伤及功能障碍)。


3、心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衰、高血压等疾病所致的心肺功能障碍)。


【 科室特色 】

1、康复评定方面:人体形态评定、感觉评定、疼痛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协调功能评定、步行能力评定、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


2、康复治疗方面:神经调控技术、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红外线疗法、超声波疗法、冰袋疗法、压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知及感知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作业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步行训练、呼吸训练、Bobath疗法、Rood疗法、Brunstrom疗法、PNF疗法、运动再学习、康复辅助器具的训练、失语症的康复、构音障碍训练、言语实用症训练、吞咽障碍训练、高压氧疗法、针灸、灸法、推拿、拔罐治疗等。


科室电话:028-38179616(住院部22楼)



康复理疗科


图片




【 科室概况 】

科室设有使用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康复理疗大厅,运用中医康复辨证施治与现代康复辨构论治相融合的诊疗思路,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与治疗。特色技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中药熏蒸、小针刀、穴位埋线等中医康复技术;运动疗法、言语、吞咽训练、面部功能训练、cppc技术、关节松动术、神经松解术、肌骨筋膜松解术、内脏筋膜松解术、肌肉能量激活术、呼吸康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体外反博治疗等现代康复技术。


【 主要业务 】

1、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瘤术后、脊髓炎、脊髓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多发性神经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面瘫、周围神经损伤。


2、骨关节系统疾病: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外伤、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腱鞘炎、滑膜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消化不良、厌食、便秘。


4、亚健康调理:失眠、焦虑、抑郁、免疫力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更年期综合征、肥胖等的调理。


5、其他: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步态异常、平衡障碍等。


【 特色技术 】

康复评定、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及吞咽疗法、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推拿、拔罐、艾灸、耳穴、穴位贴敷、中药封包等)。


科室电话:028-38199570(住院部4楼)



专家介绍


图片

【 李沛 】

副教授/硕士/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

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分会委员,四川省脑病专委会委员,眉山市眩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眉山市神经内科专委会常务委员,眉山市脑卒中专委会常务委员,眉山市疼痛专委会委员。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神经系统疾患导致的运动、感觉、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


咨询电话:15196478263


图片

【 田苗利 】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康复理疗科主任

针灸推拿专业学士。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员,眉山市医学会中医针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参与编写《心脑疾病治疗决策》一书,发表论文6篇。


擅长以中医传统治疗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手段,以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为指导,改善各类疼痛与功能障碍。


咨询电话:15283764525


    供稿:康复医学科

    供图:宣传科(部分图文源自网络,侵权删)

    编辑:宣传科-张思怡

    审核:何娟



Copyright©2012-2023  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   版权所有
医院地址:眉山市东坡区齐通路西三段66号 【市政府背后,坐9路、14路公交车即到】
医院官网:http://www.scms120.com/     咨询电话:028-38161666    急救电话:028-38161120